无障碍阅读

特色专题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特色专题

【禁毒知识专栏】瘾,你真的了解吗?

发布日期:2020-05-12 10:32来源:作者:

 

瘾,你真的了解吗?

 

不管你承认不承认,瘾的种类和上瘾者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了。毒瘾只是得到公认的各种瘾癖中的一种。毒瘾通常被认为是“一种慢性、复发性脑病”,这种说法从一般意义上讲没有多大问题,却过于笼统和抽象。

瘾的概念最初几乎与对酒精或各种各样药物的化学性依赖相联系,它被界定为一种身体异常。在这个意义上,瘾指的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渴求状态。不过,这一概念掩盖了瘾表现为“强迫性行为”的事实。

   强迫性行为是一种个人仅通过意志力很难或者不可能戒除的行为,重复这种行为可以使紧张状态得到缓解。强迫性行为通常表现为刻板的个人仪式,例如某人为了感觉到干净必须每天洗40次手。与强迫性行为相关的是一种对自我失去控制的感觉,如果不从事这种行为,就会引起强烈的焦躁情绪。

   瘾是强迫性的,会影响到个人生活的广泛领域甚至一切领域。它的一些常见特性有:

   高峰体验:短暂的欣快感、片刻的解脱感,这是一种与个体日常生活相分离的经验。在上瘾之前,高峰体验本质上就是一种补偿性的体验,不过,一旦上了瘾,无论涉及什么感觉,支配其内在特性的要素就是解脱。有时候高峰体验既是一种松弛的感觉又是一种胜利的喜悦。

   自我沉醉:当一个人对某种特定的经验或行为方式上瘾时,力求获得高峰体验的努力转变成了自我沉醉的需要。这可以减轻焦虑,并且把个人引入瘾的麻醉性阶段。但这种自我沉醉迟早会被沮丧或空虚感所取代,而这种心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。

   形成某种暂停或逃离:个人平常的努力和奋斗暂时处于停滞的状态,而且显得无关紧要。瘾者似乎处于“另外一个世界”,而且可以用一种玩世不恭或蔑视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平时的活动,哪怕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活动。而且这些感觉常常会突然逆转,并且可能会转而厌恶所上的瘾,最后甚至连自己也加以厌恶和鄙视。这种不满通常表现为由于无法控制这种瘾而产生绝望。

   从本质上讲,上瘾是对自我的放弃。对上瘾行为日复一日的依赖引起的不是日益增长的幸福感,而是恐慌感和自我毁灭感。

   从个人心理状态来说,各种瘾在功能上常常是相同的。一个人想努力戒除一种瘾,结果却屈服于另外一种瘾,从而被锁进一种新的强迫性行为模式之中。各种瘾在功能上往往可以互换,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以下结论:瘾标志着一种根本无力克服的无能或无助。


   瘾导致的自我丧失和自我厌恶并不一定等同于放纵。所有的瘾都会如钟摆一样,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:解脱或束缚得更紧。比如强迫性的暴食和厌食性的禁食,二者看似对立,实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,并且常常作为同一个人的习性并存。

   瘾基本上属于一种“填坑”。当个体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,在内心深处就会觉得空空洞洞的,产生一种无力感,以及匮乏、自卑、失落、无助感。在此种状态下,就只想拿外界的、具体化的东西来填满这个洞,从而寻得一种存在感、掌控感和力量感。

   对毒品上瘾的人会陷入一种无休止地、强迫性地寻觅毒品的“填坑游戏”,结果是越填越匮乏,越匮乏越要满足,越不满足就越失去理智地寻找与企图满足,以致在生活上逐渐破产,精神上也日趋涣散,在毒瘾怪圈中沉沦、循环不已。

   上瘾的这种“填坑”行为,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,其根源在于水面下的人的内心。认识到了瘾的性质即上瘾的真相,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入手,从创伤的疗愈和心灵成长上入手,打破“一朝吸毒,终身戒毒”这个古老的谎言,让越来越多成瘾者的康复成为可能。

   从某种意义上讲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瘾症,我们不必也不应该鄙视那些上瘾的人,包括对毒品上瘾的人。

 

(作者系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干部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婚姻家庭指导师,司法部戒毒管理局特聘戒毒专家)

 

主办:   张掖市妇女联合会